對被拉削工件的工藝要求
工件預制孔
1.工件預制孔和拉刀前導部的基本尺寸相同,并有適當的間隙配合。若預制孔太小,拉刀前導部將無法進入;若預制孔過大,則圓周上的拉削余量將不均勻,當拉削內花鍵時,造成大、小徑不同心。工件孔精度較高時,預制孔按H8加工,表面粗糙度Ra≤5μm;對于一般精度的孔,可按H10加工。
2.預制孔與基準端面應有良好的垂直度。一般應保證在0.05mm以內,預制孔和基準端面在一次裝夾中加工完成。
3.預制孔軸線應有足夠的直線度,使拉刀前導部能夠順利穿過,拉削余量在內孔全長上保持均勻。
4.預制孔兩端均勻倒角,以避免孔口毛刺影響工件定位和穿刀。
工件基準端面
工件基準端面就是拉削時支承定位的端面。
1.工件基準端面面積應盡可能大,不應中凸,五毛刺和磕碰痕跡。
2.工件基準端面的表面粗糙度Ra≤5μm。
3.當采用未加工或粗加工端面作為基準端時,應使用浮動支承裝置。
工件形狀和多件拉削
1.拉削時,工件形狀應盡可能簡單,壁厚均勻;對于形狀復雜、有薄壁的工件,應先拉內孔,然后再加工外形。
2.拉削多件相疊的薄片工件時,要求各工件都應兩端面平行,并用夾具牢固地夾在一起(拉鍵槽例外),以防止個別工件落至刀齒之間,損壞拉刀。
搓齒板易磨損的常見原因1.加工工件材料的硬度太高;2.加工工件的材料延展性較差;3.機床頂尖中心偏離太多;4.材料冷軋時,單個齒受力太大;5.機床剛性差;6.花鍵的壓力角過大。
工序的組合與優化確定工序內容在明確一個工序所涵蓋的多個工步時,需細致考量這些工步是否能在同一臺機床上順利加工,以及是否需在一次裝夾中完成,以確保各部位間的位置精度。多個工步能在同一機床上協同作業,是它們得以整合為一個工序的基本前提。此外,對于零件上的一組表面,若在一次裝夾中加工,能確保這些表面間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