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素鋼表面硬化方法
碳素鋼熱處理后就可以制得硬化工件成本更低,這種工藝通常可以生產外硬內韌的工件。表面硬化有好幾種方法,如滲碳、碳氮共滲及滲氮過程。
滲碳處理
滲碳處理時將低碳鋼與一些含碳材料一同加熱,工件表面吸碳,滲碳深度與滲碳的時間、溫度計所用碳化材料有關。滲碳處理的方法有三種:固體滲碳、液體滲碳、氣體滲碳。
固體滲碳通常用在滲碳深度要求達到1.5mm或更深的情況。把滲碳工件用滲碳材料包裹起來,如把活性碳放入一個密封的剛箱中。
生產過程:
1.在要放入滲碳爐中的鋼箱底部放上一層25-38mm厚的滲碳劑。
2.將滲碳工件放入箱中,工件之間留38mm的間距。
3.用滲碳劑包裹工件,蓋上一層厚約38mm的滲碳劑。
4.敲打鋼想一側,使滲碳劑均勻分布在工件的四周,這樣能排除大部分的空氣。
5.把箱子放入滲碳爐中,爐子溫度升到926攝氏度。
6.把箱子放在爐中保溫較長時間,以充分滲碳,滲碳速度通常為0.17-0.2mm每小時。然而,滲碳速度隨滲碳深度地增加而減少。制備一定厚度的滲碳層所需要的滲碳時間和溫度,通常在滲碳材料制作廠家提供的文獻中可以給出。
7.關閉爐子,把箱子留在爐中緩慢冷卻,冷卻過程大約需要12-16銷售。
8.從爐子中取出箱子,從箱子中取出工件并清理干凈。(注:工件表面為一個碳鋼薄層,由于滲碳過程中工件的冷卻緩慢,所以得到的組織比較軟。)
9.把工件加熱到適當溫度保溫,然后再水中或油中淬火,淬火介質的選擇主要是由工件的形狀和所需要的硬度決定的。這是工件就有了硬的碳鋼表面和柔韌的心部。
搓齒板易磨損的常見原因1.加工工件材料的硬度太高;2.加工工件的材料延展性較差;3.機床頂尖中心偏離太多;4.材料冷軋時,單個齒受力太大;5.機床剛性差;6.花鍵的壓力角過大。
工序的組合與優化確定工序內容在明確一個工序所涵蓋的多個工步時,需細致考量這些工步是否能在同一臺機床上順利加工,以及是否需在一次裝夾中完成,以確保各部位間的位置精度。多個工步能在同一機床上協同作業,是它們得以整合為一個工序的基本前提。此外,對于零件上的一組表面,若在一次裝夾中加工,能確保這些表面間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