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推刀的應用范疇與構造解析
圓推刀的應用范疇
圓推刀專為校正及精細修整熱處理后圓孔的形變或處理微量余料的孔而設計,其精準作業能力確保了工件的高精度要求。
圓推刀的構造細節與關鍵參數
相較于拉刀,圓推刀在構造上省去了柄部與頸部,其獨特的結構布局如下所述:
導入錐:為順利引導推刀進入孔內,前端特制5°至15°半錐角的導入錐部,其長度依據推刀直徑有所不同:
推刀直徑6至10mm時,錐部長度為3至5mm;
推刀直徑10至40mm時,錐部長度為6至10mm;
推刀直徑超過40mm時,錐部長度為12至15mm。
此外,導入錐部前端采用(1至3)mm的倒圓半徑r,以優化進入孔的流暢度。
前導部:負責進一步平穩引導推刀深入孔中。
切削部與校準部:這兩個區域共同協作,完成孔的切削與尺寸校準任務。
后導部:確保推刀在作業過程中的穩定性與導向性。
尾部:尾部設計尤為關鍵,其長度需確保在拉刀所有刀齒完全脫離工件后,壓機的推桿端面與工件端面之間仍保有(10至25)mm的安全距離,以保障操作的安全性及設備的完好性。
綜上所述,圓推刀憑借其獨特的構造設計與精確的功能定位,在金屬加工領域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搓齒板易磨損的常見原因1.加工工件材料的硬度太高;2.加工工件的材料延展性較差;3.機床頂尖中心偏離太多;4.材料冷軋時,單個齒受力太大;5.機床剛性差;6.花鍵的壓力角過大。
工序的組合與優化確定工序內容在明確一個工序所涵蓋的多個工步時,需細致考量這些工步是否能在同一臺機床上順利加工,以及是否需在一次裝夾中完成,以確保各部位間的位置精度。多個工步能在同一機床上協同作業,是它們得以整合為一個工序的基本前提。此外,對于零件上的一組表面,若在一次裝夾中加工,能確保這些表面間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