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控銑削加工參數的確定原則
數控編程時,編程人員必須確定每道工序的切削用量,并以指令的形式寫入程序中。切削用量包括主軸轉速、背吃刀量及進給速度等。
對于不同的加工方法,需要選用不同的切削用量。切削用量的選擇原則是:保證零件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充分發揮刀具切削性能,保證合理的刀具耐用度并充分發揮機床的性能,最大限度地提高生產率,降低成本。
(1)主軸轉速的確定主軸轉速應根據允許的切削速度和工件(或刀具)的直徑來選擇。其計算公式為:n=1000v/(πD)
(2)進給速度的確定進給速度F是數控機床切削用量中的重要參數,主要根據零件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以及刀具、工件的材料性質選取。最大進給速度受機床剛度和進給系統的性能限制。在輪廓加工中,在接近拐角處應適當降低進給量,以克服由于慣性或工藝系統變形在輪廓拐角處造成“超程”或“欠程”現象。
確定進給速度的原則:
(1)當工件的質量要求能夠得到保證時,為提高生產效率,可選擇較高的進給速度。一般在100~200mm/min范圍內選取。
(2)在切斷、加工深孔或用高速鋼刀具加工時,宜選擇較低的進給速度,一般在20~50mm/min范圍內選取。
(3)當加工精度,表面粗糙度要求高時,進給速度應選小些,一般在20~50mm/min范圍內選取。
(4)刀具空行程時,特別是遠距離“回零”時,可以選擇該機床數控系統給定的最高進給速度。
工序的組合與優化確定工序內容在明確一個工序所涵蓋的多個工步時,需細致考量這些工步是否能在同一臺機床上順利加工,以及是否需在一次裝夾中完成,以確保各部位間的位置精度。多個工步能在同一機床上協同作業,是它們得以整合為一個工序的基本前提。此外,對于零件上的一組表面,若在一次裝夾中加工,能確保這些表面間的位
磨削加工的特點一、磨具的運轉速度高。普通磨削可達30~50m/s,高速磨削可達45~60m/s甚至更高。二、磨具是非均質結構。磨具是由磨料、結合劑以及氣孔組成的復合結構,其結構強度大大低于單一均勻材質組成的刀具。三、磨削的高熱現象。磨具的高速運動、磨削加工的多刃性和微量切削,都會產生大量的磨削熱,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