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削刀具在生產中常見問題及解決方案
一、后刀面磨損。
原因1.切削速度過高。解決方案:降低切削速度。
原因2.刀片不耐磨。解決方案:選用更耐磨的刀片牌號。
二、月牙洼磨損。
問題1.過度的月牙洼磨損使刃口強度降低。原因:切削速度過高、進給量大、刀具前角小。解決方案:選擇正前角刀片。
問題2.后刀面磨損,光潔度差。原因:使用冷卻液不當,刀具側面切削溫度過高,引起擴散磨損。解決方案:降低切削速度和進給量;或加大冷卻液的供應。
三、塑性變形。
原因:切削速度過高、切削載荷過大。解決方案:降低切削速度和進給量;選用更硬的刀片牌號。
四、崩刃。
原因1.切削參數不合適。解決方案:提高切削速度;或減小每齒進給量。
原因2.刀片任性不好。解決方案:選用韌性好的刀片。
原因3.加工剛性差。解決方案:刃口鈍化圓角;或提高系統加工剛性。
五、積屑瘤。
原因1.切削速度過低。解決方案:提高切削速度、
原因2.刀片為負前角。解決方案:采用正前角刀片、
原因3.工件材料為粘性。解決方案:①使用冷卻液并加大流量或不用冷卻液。②用涂層刀片。③刀片表面拋光。
六、刃口崩損。
原因1.進給過大。解決方案:減小進給,鈍化刃口。
原因2.刀片后角不適合。解決方案:調整后角。
原因3.刀片牌號太脆。解決方案:選擇強度高的牌號。
原因4.斷屑槽過窄或端斷屑器過于靠近刃口。解決方案:選擇較寬的斷屑槽形或調整斷屑器的位置。
原因5.工件表面有氧化或硬皮。解決方案:調整加工參數。
七、刀片破裂。
原因1.工件表面有氧化或硬皮。 解決方案:減小加工后角。
原因2.刃口崩損。 解決方案:減小進給或切深。
原因3.刀片切削負荷過大。解決方案:選擇更韌性的刀片牌號。
原因4.刀片牌號太脆。 解決方案:單面槽形刀片或大尺寸。
原因5.刀片尺寸太小。 解決方案:加強刀桿強度。
原因6.刀桿強度不夠,彎曲。解決方案:檢查裝夾。
原因7.刀片或刀桿裝夾不好。解決方案:及時更換刀片。
八、刀尖磨損。
原因1.刀尖圓角強度不夠。解決方案:加大刀片圓角半徑或更換形狀。
原因2.刀片牌號耐磨性差。解決方案:鈍化刃口或選擇更耐磨的牌號。
九、熱裂紋。
原因1.溫度急劇變化。解決方案:選擇抗熱沖擊的牌號或涂層。
原因2.機械沖擊或冷卻液供給不足。解決方案:加大冷卻液流量。
十、缺口。
原因:切屑過長并彎曲,撞擊刃口而破壞刃口。解決方案:1.調整進給。2.選擇合適的槽形。3.改變刀具主偏角。
十一、切屑失控。
問題1.長切屑纏繞在刀具或工件上。
原因①槽形不合適,進給過小或吃刀太淺。解決方案:選擇合適的槽形,加大進給和/或吃刀 深。
原因②刀片刀尖半徑大。解決方案:選擇小刀尖半徑刀片。
原因③主偏角不合適。解決方案:調整主偏角。
問題2.切屑過碎,猛烈飛濺沖擊切屑刃,使刀片刃口碎裂。
原因①斷屑槽形不合適,進給過大。解決方案:選適合大進給的槽形或減小進給。
原因②主偏角不合適。解決方案:盡可能加大主偏角。
原因③刀尖圓角過小。解決方案:選擇較大的刀尖圓角。
工序的組合與優化確定工序內容在明確一個工序所涵蓋的多個工步時,需細致考量這些工步是否能在同一臺機床上順利加工,以及是否需在一次裝夾中完成,以確保各部位間的位置精度。多個工步能在同一機床上協同作業,是它們得以整合為一個工序的基本前提。此外,對于零件上的一組表面,若在一次裝夾中加工,能確保這些表面間的位
磨削加工的特點一、磨具的運轉速度高。普通磨削可達30~50m/s,高速磨削可達45~60m/s甚至更高。二、磨具是非均質結構。磨具是由磨料、結合劑以及氣孔組成的復合結構,其結構強度大大低于單一均勻材質組成的刀具。三、磨削的高熱現象。磨具的高速運動、磨削加工的多刃性和微量切削,都會產生大量的磨削熱,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