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刀的分類
(一)按刀位所加工表面的不同
拉刀的類型,按刀位所加工表面的不同可分為內拉刀和外拉刀兩類。
(1)內拉刀用于加工各種形狀的內表面,其拉刀名稱一般都由被加工孔的形狀來確定,如圓孔拉刀、四/六方拉刀、鍵槽拉刀以及花鍵拉刀等。內拉刀還可以加工螺旋內花鍵、內齒輪。
內拉刀可加工的孔徑通常為10~120mm,在特殊情況下可加工到5~400mm,拉削的槽寬一般為3~100mm,孔的長度一般不超過直徑的3倍,特殊情況下可達到2m。常見的有圓孔拉刀、花鍵拉刀、方孔拉刀和鍵槽拉刀等。
(2)外拉刀用于加工各種形狀的外表面,如平面、成型表面、槽紋、汽輪機中的復雜榫槽和榫頭,以代替這些零件的銑、刨、磨等加工,特別適用于汽車、摩托車、拖拉機等大批量生產中的某些零件表面。在生產中,內拉刀比外拉刀應用普遍。
(二)按拉刀工作時受力方向的不同
按拉刀工作時受力方向的不同,可分為拉刀和推刀。前者受拉力,后者受壓力,考慮壓桿穩定性,推刀長徑比應小于12。
(三)按拉刀的結構不同
按拉刀的結構不同,可分為組合式和整體式以及裝配式。
1.組合拉刀 采用組合拉刀,不僅可以節省刀具材料,而且可以簡化拉刀的制造,并且當拉刀的刀齒磨損或損壞后能夠方便地進行調節或更換。組合式花鍵拉刀如下圖所示。
2.整體式拉刀 整體式主要用于中小型尺寸的高速鋼整體拉刀。
3.裝配式拉刀 裝配式多用于大尺寸和硬質合金組合拉刀。
拉刀可以用來加工各種截面形狀的通孔、直線或曲線的外表面。下圖為拉削加工的典型工件截面形狀。
(四)鏈式連續拉削
普通拉削時,工件不運動,拉刀做主運動。為了提高生產率和實現自動化生產,出現了鏈式連續拉削方式。如下圖所示。圖中拉刀固定不動,被加工工件裝在連續運動的鏈式傳送帶的隨行夾具上作主運動,從而實現連續拉削方式。這種拉削方式已在汽車制造業中得到應用。
工序的組合與優化確定工序內容在明確一個工序所涵蓋的多個工步時,需細致考量這些工步是否能在同一臺機床上順利加工,以及是否需在一次裝夾中完成,以確保各部位間的位置精度。多個工步能在同一機床上協同作業,是它們得以整合為一個工序的基本前提。此外,對于零件上的一組表面,若在一次裝夾中加工,能確保這些表面間的位
磨削加工的特點一、磨具的運轉速度高。普通磨削可達30~50m/s,高速磨削可達45~60m/s甚至更高。二、磨具是非均質結構。磨具是由磨料、結合劑以及氣孔組成的復合結構,其結構強度大大低于單一均勻材質組成的刀具。三、磨削的高熱現象。磨具的高速運動、磨削加工的多刃性和微量切削,都會產生大量的磨削熱,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