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石修整工具操作與注意事項
一、正確操作要點
在安裝新的修整工具前,需先將砂輪退出上一次修整的進給位置,避免金剛石頭初次接觸砂輪時因沖擊導致損壞。
安裝時應使金剛石頭部指向砂輪旋轉方向,并保持10°–15°的傾角,工具裝夾需牢固,懸伸量不宜過長。
修整過程中應持續施加冷卻液,集中于修整接觸區,以有效控制溫升。
修整起始點應選在砂輪外圓的最高處(通常為中點),以保證修整均勻。
修除量需嚴格控制:粗修建議為0.001–0.002英寸,精修則為0.0005–0.001英寸。
按設備手冊推薦選擇橫向移動速度,速度較低有助于獲得更光滑的砂輪表面。
應定期修整砂輪,避免因砂輪鈍化造成磨削力升高。
每使用一段時間后,應將修整工具旋轉1/8周,以維持其修整銳度。
如金剛石工具磨損明顯或已鈍化,應及時更換或調整安裝位置。
金剛石克拉數(純金剛石含量)需與砂輪尺寸匹配,砂輪直徑越大,所需克拉值越高。
二、常見錯誤與禁忌
嚴禁在裝夾時使金剛石頭撞擊砂輪,防止脆性損傷。
禁止將修整工具垂直對準砂輪中心,必須保持10°–15°安裝傾角。
應避免對高溫狀態下的修整工具進行急劇冷卻;干式修整時需保留充分冷卻間隔。
不可直接假設砂輪表面平整,須先確定其最高點再修整。
修除量不宜過大(如超過0.001英寸),否則會加劇金剛石磨損甚至碎裂。
也不應修除過少,即使舊機床或剛性較差設備上的砂輪也需充分修整。
避免長期在同一位置修整,以防局部拋光與過熱。建議每日轉動修整工具位姿。
切勿繼續使用已磨損或崩缺的修整工具。
粗修時不宜采用過深切深與過快的橫移速度,而精修時又過度減小參數。推薦在粗、精修階段使用相同的橫移速度,以保護金剛石工具。
工序的組合與優化確定工序內容在明確一個工序所涵蓋的多個工步時,需細致考量這些工步是否能在同一臺機床上順利加工,以及是否需在一次裝夾中完成,以確保各部位間的位置精度。多個工步能在同一機床上協同作業,是它們得以整合為一個工序的基本前提。此外,對于零件上的一組表面,若在一次裝夾中加工,能確保這些表面間的位
磨削加工的特點一、磨具的運轉速度高。普通磨削可達30~50m/s,高速磨削可達45~60m/s甚至更高。二、磨具是非均質結構。磨具是由磨料、結合劑以及氣孔組成的復合結構,其結構強度大大低于單一均勻材質組成的刀具。三、磨削的高熱現象。磨具的高速運動、磨削加工的多刃性和微量切削,都會產生大量的磨削熱,不